“好,那我们就去试试,看你们仰仗的郑知县有多大面子。”沈妍对平安厌恶到了极点,他的品行为很象一个自作聪明的小商贩,却还要附庸风雅,以读书人自居。靠妹妹给人做妾换所谓的前途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
平安冷哼一声,不理会沈妍,转向平氏,说:“姑母,你真是蠢笨无知,枉我们一片好心为你和轩哥儿打算。区区两千两银子、一间铺子,也值得你登门讨要?等我们攀上武烈侯府,随便给轩哥儿说句话,不值这些银子吗?”
“别跟她们说这些了,快说正题吧!”平大夫快步走来,满脸不耐烦,“你外叔祖怎么教你的,那可是你们的大事,千万别让你外叔祖失望。”
沈妍听说有大事跟她们相关,眼珠转了转,琢磨该挖一个什么样的坑送给平安等人。她向来是不吃亏的子,今天咽下这口气,她真怕把自己憋出内伤来。不管平安要说什么事,她都想折腾他一番,出一口恶气,再慢慢报仇。
平安轻咳两声,说:“姑母,轩哥儿府试名列第三,成绩不错,阅卷的夫子说轩哥儿有名师指点,答题很正规,外面都在传你们家请了太学的老师。我外叔祖说你们家不可能请到太学的老师,肯定另有决窍,想让我讨教一番。”
说完,平安两只眼睛死死盯着平氏,脸上讨好的笑容很机械,让人看上去很不舒服。平大夫也没话找话,想问到其中的决窍,让自己的儿子也考出好成绩。
平氏很关心儿子,可她认字有限,读书的事本帮不上忙,对平安的问题更一无所知。她跟平大夫一家憋了一肚子气,不想理睬,又经不住平安死缠烂打。
“妍儿,你知道轩儿哪位夫子是太学的吗?”
面对平氏外行的问题,沈妍很想笑,外面传言平慕轩的老师出版在太学,她必须对此提高警惕。平慕轩的知识多数是汪仪凤教的,而汪仪凤教学的方法和思维的方式都来源于汪孝贤,汪孝贤曾是太学里最有名的夫子。
汪仪凤不想泄露身份,他们母子的身份连平氏一家都不知道。沈妍曾跟苏师爷和洪统领说过,但这两个人都不是多嘴之人,不会到处乱传。外面对平慕轩的老师起了怀疑,再传下去,迟早会泄露,现在,必须把众人的思路引开。
“哪有什么太学的老师呀?今年正月,我和轩哥儿去青龙寺拜佛,得了几本宝书。送书的大师说轩哥儿是文曲星下凡,读这几本宝书就能保他高中状元。”
“什么宝书?”平安和平大夫瞪着放光的眼睛齐声发问。
“我娘的胳膊烫伤了,我们要赶回家涂药,没时间说了。”
“我有治烫伤的药。”平大夫让人拿来药,亲自给平氏涂抹胳膊。
平安上下打量沈妍,“轩哥儿得了什么宝书?你告诉我,有你的好处。”
沈妍挑嘴冷哼,“告诉你?状元只有一个,你要是中了状元,轩哥儿还中什么?你能给我什么好处?难道比状元夫人还诱人?你们家不是有后台吗?直接让郑县令求武烈侯府、求皇上封你为状元不就行了,还用看书吗?”
“这……”平安很尴尬,若是状元能封,让他舔臀求人,他都愿意。
“呸――凭你还想当状元夫人?做梦去吧!”平蓉过来,冷眼嘲弄沈妍。
“赶紧进屋去,我有正事要问。”平安把平蓉推走了。
“娘,我们快点回去吧!告诉轩哥儿多夸赞他的夫子,千万别让人知道他有大师赠的宝书。安表哥,轩哥儿有宝书的事,你可千万别往外说。”
“不让我往外传也行,把宝书借给我看。”平安信以为真,对宝书兴趣极大。
平氏重哼一声,说:“先把我的银子和租金还清了,再说借书的事。”
沈妍暗笑,平氏跟她在一起,也变得聪明了,不用教就知道配合说谎了。
“姑母,你……”
平大夫给平安使了眼色,他们父子一前一后进了外厅,去跟王家那位举人商量了。沈妍拉了平氏一下,两人赶紧往外走,刚到二门,又被平大夫父子拦住了。
“妹子,我欠你两千两银子,这六年,我每年给你二百五十两,共一千五百两,我还欠你五百两。我再给你五百两银子,你把借据给我,就两清了。”
“是呀!姑母,别为几百两银子伤了和气,我们毕竟是亲戚。”
平氏被平大夫父子绕糊涂了,脑子转了几个弯才明白,“你们每年给我二百五十两,说好是租药房铺子的租金,怎么成还我的帐了?这些年的租金怎么算?”
平安甩了甩银票,讥笑说:“姑母,你真是不够聪明,药房的铺子迟早是我们家的,还要什么租金?你乖乖收下这五百两银子,把借据还给我们,再把轩哥儿的书借给我。以后我金榜题名,不会忘记你,你可别太固执了。”
沈妍扯了扯平氏的袖子,“娘,把借据给他们吧!”
“这……”平氏见沈妍冲她使眼色,犹豫了半晌,收银票,还借据。
平大夫收好借据,看了平安一眼,说:“妹子,时候不早,我就不留你们了。”
“姑母,我送你们,顺便去看看轩哥儿的宝书。”
平氏气得头晕脑胀,说不出半句话,脚步都踉跄了。沈妍扶着平氏出去,坐上马车,给她点顺气。好半天